去年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明确自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调整后,感染者与密接人员隔离、疫区封锁、交通卫生检疫等防控措施也做出相应调整。正在此间召开的2023年上海两会上,多位政协委员为确保上海平稳有序实施新馆感染“乙类乙管”“支招”。
“应加强新冠孕产妇人群的识别,落实院感防控。”上海市政协委员、国药现代营销副总经理刘健惠呼吁医疗机构的管理部门应尽快制定明确的新冠感染孕产妇管理的实用指导手册并监督落实。尽快恢复或增设隔离病房、启用专用手术室及产房,同时配备值班人员保障医疗需求。
她建议,产科住院部及门诊部应配备、提供核酸快速检测仪器、抗原测试,对就诊人员、陪护家属应要求进行就诊前检测,按结果分区分类管理。优先保障药品储备和物资到位,如妇幼保健医疗机构应该按照3个月的日常使用量动态准备适合孕产妇婴幼儿特殊人群使用药物及剂型,冰袋、降温贴、氧气设备、胎心检测仪等辅料器械。
“在乙类乙管政策下尽快落实上海孕产妇重点人群优先医疗保障、坚守母婴安全底线。”刘健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