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员风采 > 人物撷英

九三学社社员张衡远赴南中国海参加我国南海外海渔业研究

发布时间: 2014-08-25 来源: 杨浦区委

  中国南海南沙海域,晴空万里,九三学社社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海洋大学海洋学院硕士生导师张衡博士从囊网中放出了一条用灯光罩网方式刚刚捕获的黄鳍金枪鱼。这条体长1米多、重达25公斤的大家伙在甲板上活蹦乱跳,科研人员用一支60厘米长的专用注射器对准了鱼背鳍后的部位,熟练地把锚标刺进了鱼体内约4厘米深的位置,接着张衡在伤口处涂抹了一层消炎药膏以防发炎,随即大家又合力将这只黄鳍金枪鱼放归大海,整个操作过程前后不超过两分钟。

  2014年4月到6月,九三学社杨浦区委社员张衡参与执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南海外海捕捞技术与新资源开发”中的南海金枪鱼洄游规律研究,远赴南中国海,租用灯光罩网渔船作为调查船,针对南海的金枪鱼等大洋性渔业资源状况、黄鳍金枪鱼的标志放流等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张衡参与的科研团队运用国际先进的分离式卫星标志(pop-up satellite tag)技术,开展南海金枪鱼标志放流和洄游分布卫星示踪试验,通过试验查明南海金枪鱼的洄游分布,渔场渔汛形成机制及其海洋环境特征等。

  该课题调查海域在南沙群岛美济礁至渚碧礁一带海域,调查内容包括海洋捕捞、渔业资源、标志放流、渔场环境和标本采集等5个方面。此次调查利用灯光罩网和延绳钓2种作业方式对南沙岛礁附近海域的金枪鱼进行标志放流实验,由于延绳钓金枪鱼上钩率极低,小于千分之一,且数量极低,活的活体金枪鱼极为困难,因此主要采用灯光罩网方式来活得目标鱼种,在选择标志目标鱼种时要注意金枪鱼的活性状态,即从囊网放出后在甲板上能活蹦乱跳的金枪鱼且叉长大于100cm的个体。另外,此次调查还收集了上百尾鲣鱼和黄鳍金枪鱼的耳石标本,用于研究金枪鱼类栖息环境和洄游规律。该课题组已申请了“一种金枪鱼卫星标志放流的方法”发明专利1项。

  张衡长期从事远洋渔业渔场开发、渔场渔情变动和渔业管理研究,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曾赴南太平洋进行智利竹荚鱼出海调查时间约1年,2011年获得中华农学会颁发的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称号。至今共发表论文43篇(第1或通讯作者31篇),其中SCI和EI 9篇。获得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2项。PICES国际组织工作组成员,中国水产学会会员。是J. Appl. Ichthyol.、《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海洋渔业》和《应用生态学报》等期刊的审稿专家。近年来,张衡先后参与了多项九三学社杨浦区委课题调研,2013年获得杨浦区“同心”参政议政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4年4月到6月,九三学社杨浦区委社员张衡参与执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南海外海捕捞技术与新资源开发”中的南海金枪鱼洄游规律研究,远赴南中国海,租用灯光罩网渔船作为调查船,针对南海的金枪鱼等大洋性渔业资源状况、黄鳍金枪鱼的标志放流等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张衡参与的科研团队运用国际先进的分离式卫星标志(pop-up satellite tag)技术,开展南海金枪鱼标志放流和洄游分布卫星示踪试验,通过试验查明南海金枪鱼的洄游分布,渔场渔汛形成机制及其海洋环境特征等。

  该课题调查海域在南沙群岛美济礁至渚碧礁一带海域,调查内容包括海洋捕捞、渔业资源、标志放流、渔场环境和标本采集等5个方面。此次调查利用灯光罩网和延绳钓2种作业方式对南沙岛礁附近海域的金枪鱼进行标志放流实验,由于延绳钓金枪鱼上钩率极低,小于千分之一,且数量极低,活的活体金枪鱼极为困难,因此主要采用灯光罩网方式来活得目标鱼种,在选择标志目标鱼种时要注意金枪鱼的活性状态,即从囊网放出后在甲板上能活蹦乱跳的金枪鱼且叉长大于100cm的个体。另外,此次调查还收集了上百尾鲣鱼和黄鳍金枪鱼的耳石标本,用于研究金枪鱼类栖息环境和洄游规律。该课题组已申请了“一种金枪鱼卫星标志放流的方法”发明专利1项。

  张衡长期从事远洋渔业渔场开发、渔场渔情变动和渔业管理研究,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曾赴南太平洋进行智利竹荚鱼出海调查时间约1年,2011年获得中华农学会颁发的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称号。至今共发表论文43篇(第1或通讯作者31篇),其中SCI和EI 9篇。获得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2项。PICES国际组织工作组成员,中国水产学会会员。是J. Appl. Ichthyol.、《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海洋渔业》和《应用生态学报》等期刊的审稿专家。近年来,张衡先后参与了多项九三学社杨浦区委课题调研,2013年获得杨浦区“同心”参政议政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该课题调查海域在南沙群岛美济礁至渚碧礁一带海域,调查内容包括海洋捕捞、渔业资源、标志放流、渔场环境和标本采集等5个方面。此次调查利用灯光罩网和延绳钓2种作业方式对南沙岛礁附近海域的金枪鱼进行标志放流实验,由于延绳钓金枪鱼上钩率极低,小于千分之一,且数量极低,活的活体金枪鱼极为困难,因此主要采用灯光罩网方式来活得目标鱼种,在选择标志目标鱼种时要注意金枪鱼的活性状态,即从囊网放出后在甲板上能活蹦乱跳的金枪鱼且叉长大于100cm的个体。另外,此次调查还收集了上百尾鲣鱼和黄鳍金枪鱼的耳石标本,用于研究金枪鱼类栖息环境和洄游规律。该课题组已申请了“一种金枪鱼卫星标志放流的方法”发明专利1项。

  张衡长期从事远洋渔业渔场开发、渔场渔情变动和渔业管理研究,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曾赴南太平洋进行智利竹荚鱼出海调查时间约1年,2011年获得中华农学会颁发的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称号。至今共发表论文43篇(第1或通讯作者31篇),其中SCI和EI 9篇。获得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2项。PICES国际组织工作组成员,中国水产学会会员。是J. Appl. Ichthyol.、《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海洋渔业》和《应用生态学报》等期刊的审稿专家。近年来,张衡先后参与了多项九三学社杨浦区委课题调研,2013年获得杨浦区“同心”参政议政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张衡长期从事远洋渔业渔场开发、渔场渔情变动和渔业管理研究,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曾赴南太平洋进行智利竹荚鱼出海调查时间约1年,2011年获得中华农学会颁发的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称号。至今共发表论文43篇(第1或通讯作者31篇),其中SCI和EI 9篇。获得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2项。PICES国际组织工作组成员,中国水产学会会员。是J. Appl. Ichthyol.、《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海洋渔业》和《应用生态学报》等期刊的审稿专家。近年来,张衡先后参与了多项九三学社杨浦区委课题调研,2013年获得杨浦区“同心”参政议政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上一篇:“能为患者解除疾苦,是我这一生的幸福”

下一篇:平凡的坚守——记热心九三学社组织工作的徐勇江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