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对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姚群燕来说,有点特殊。
这一天,她作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援琼医疗队的一员,赴海南支援方舱。也是在这一天,她收到了九三学社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委员会中山医院支社的电话,经过上级组织审批,她已经正式成为九三学社社员了。
来不及多想,带着一份欣喜,她匆匆踏上了飞机……
“我们是上海第二批援琼医疗队,来自上海各大医院约500来号人(医护+感控+行政管理),负责三亚第四方舱,约1200张床位;其中中山医院医疗队共70名医护。”姚群燕说,“和我们一起抵达的还有300多箱的物资,完成搬运、分拣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
第二天大家稍稍休整,第三天正式进入每4小时一轮岗的舱内翻班工作。
“三亚虽然湿热,但总体气温比上海低,体感比上海凉快些”,姚群燕乐观地说。因为是消化科医生,姚群燕在舱内还特别关注患者的饮食,“我们方舱里儿童比例偏高,还有一些孕妇,医疗队物资保障还比较充足,有些患者反映饭硬,我会把多的面包、牛奶、水果带一点进方舱,给病区里进食不太好的小孩或孕妇。”
身为医生,临床和科研都不可舍弃,忙碌更是家常便饭。疫情发生以来,姚群燕先是封控在医院,之后又响应医院号召,报名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医学中心院区)定点医院抗疫,一去就是两个月。在那里,大多是有基础疾病的亚重症的病患,工作量很大。6月底刚回到医院不久,8月13日晚就接到科里的电话,“也许是因为疫情初起时,我第一个报名的缘故吧,科里第一个问了我,我也没犹豫就答应了”。
长发飘飘的姚群燕,对九三学社有着很不一般的情结,她的舅舅就是一位九三学社社员,一直听舅舅说起社里的事,让她天然对九三学社有一份亲近,而认真仔细研究了社的宗旨和历史后,她更对医疗界社员众多的九三学社产生了憧憬,郑重地向组织递交了入社申请书,没想到在援琼出发那天接到了通知电话,“真是很巧”,姚群燕说。
但不巧的是出发前一天傍晚,姚群燕才5岁的儿子刚从老家回来,只有一晚上的时空交集,也因为要收拾行李,母子真正可以一起玩一起说话的时间被挤占得很少很少,而第二天一早孩子还在睡梦中,她又匆匆赶去医院了。“平时都依赖长辈照料,封控在医院或者在定点医院时,我只能在不值班的时候,和他约好,通过视频陪着他练习尤克里里,作为一种补偿;这次我们也延续了这种‘云端约会’的模式”。
转眼,姚群燕已经在三亚工作了大半个月,渐渐适应了那里的天气和食物,方舱的各项工作也越来越完善。照顾患者的忙碌之余,她也经常惦记家里的一切,“但是,这就是医生工作和生活的常态”,入职中山医院已经9年的她浅浅地笑着说道。
为了患者和更多人的生活尽早恢复如常,许多人和姚群燕一样努力着。
9月3日,姚群燕结束了近三周的工作,回到上海,“没想到,去时带着一份入社的惊喜,回来正赶上社庆的日子,这一次援琼任务的开始和结束,都有一份源自‘九三’的喜悦”,作为新社员的她,也更期待入社后更多的喜悦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