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栏目 > 通告

“一江一河”沿岸工业遗产摄影大赛|来稿选登及拍摄地点参考

发布时间: 2022-07-28

“一江一河”沿岸工业遗产摄影大赛将于

2022年8月16日截稿

投稿作品选登

(以下仅作为来稿作品推送,不代表获奖)

胡忠泽《老厂新貌》

拍摄时间:2019年9月27日

拍摄地点:原南市发电厂

南市发电厂创立于1897年,是上海第一家华资电厂,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厂内耸立着一根高达165米的钢筋混凝土烟囱,在黄浦江上极具标志性。2010年通过再生性改造,电厂旧厂房跻身“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并作为世博会五大主题展馆之一的城市未来馆。紧邻厂房的大烟囱则被装扮成巨型温度计的模样,充当起世博会气象景观塔的新角色。2012年,厂房又修缮一新成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对公众开放,这座既蕴藏了城市历史底蕴,又符合国际艺术发展潮流的建筑,与周边后续利用的世博场馆紧密互动,形成上海新的文化设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陈佩祥《上海水泥厂码头旧址》

拍摄时间:2022年2月

拍摄地点:徐汇滨江上海水泥厂

原名上海华商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龙华厂,诞生于1920年,至今已经100多年。它曾经是亚洲最大的水泥厂。2009年徐汇滨江片区规划改造升级,上海水泥厂告别了黄浦江畔。现旧址正在改造,将改建成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图为码头旧址,是原上海水泥厂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日旺《旧貌换新颜》

拍摄时间:2020年-2022年

拍摄地点:普陀区光复西路2549号

普陀区光复西路2549号原是上海化学试剂总厂的旧址,现改为上海游艇会。目前还保留着历史建筑有62米高的老烟囱和数幢一、两层的老厂房。本人因家住附近,亲眼目睹着身边这块地的嬗变,也就经常前往2号绿地,将这里美好的景色给一一记录下来,以见证我们美丽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

沈焕明《老工业遗韵》

拍摄时间:2017年11月11、12日

拍摄地点:民生路8号

上海黄浦江边曾经的八万吨粮食散装筒仓,因其不可能再现的老工业建筑风貌与结构,被全部保留,并转身成为艺术典堂,经后期处理以强化老工业遗存的风韵。

周琤《百年船坞锈 今朝冰雪秀》

拍摄时间:2022年2月19日

拍摄地点:上海黄浦滨江江南造船厂一号船坞

江南造船厂一号船坞改建为“滑板公园”

沈焕明《老工业•新时尚——老码头》

拍摄时间:2017年10月31日

拍摄地点:上海南外滩老码头

曾经的十六铺码头留给了上海人太多的记忆,在其完成了历史使命的今天已转身成为人们休闲、美食、观光的好去处......

李慧萍《金色炉台》

拍摄时间:2022年2月24日

拍摄地点:长江路735号上钢一厂(金色炉台)

上钢一厂位于宝山区长江路735号,初建成于1938年11月,1949年改名为上海市第一钢铁厂,曾经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钢铁厂。1995年兴建2500立方米高炉,1998年11月,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成立,一钢的2500立方米高炉已被改造为“金色炉台·中国宝武钢铁会博中心”,能够满足文化演出、信息发布等多种需求。

吴家乔《上海啤酒厂》

拍摄时间:2022.2.10—3.23

拍摄地点:普陀区宜昌路130号

原上海啤酒厂前身是建于1912年挪威商人兴建的斯堪脱维亚啤酒厂,厂房由国际建筑大师匈牙利人邬达克设计,风格极具特色。梦清馆由上海啤酒厂灌装车间改成,有三个楼面展厅,以实物·模型·文献资料和数码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古苏州河让我们从荒蛮走向文明,到近代我们人类掠夺性使用苏州河,让它蒙受“黑臭之河”的羞辱,再到当代的综合治理和未来的美好远景。

施惠丽《杨树浦水厂》

拍摄时间:2021年3月14日

拍摄地点:杨树浦路830号杨树浦水厂

水厂建于1881年8月,1883年8月1日正式向外供水。该厂占地面积12.9万平方米,是全国供水行业建厂最早,生产能力最大的地面水厂之一,其建筑外形为英国传统城堡形式。水厂供水量占上海的四分之一左右,满足杨浦、虹口等5区近200万市民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蔡旭洲《百年电厂焕新颜》

拍摄时间:2020-2021年

拍摄地点: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

始建于1913年的杨树浦电厂,曾是远东第一火力发电厂。随着城市更新的步伐,昔日的电厂早已完成历史使命,但却未退出历史舞台。如今,当年江岸上的鹤嘴吊、输煤栈桥、传送带、净水池、储灰罐等设施依然临水而立,只是,它们都经过了设计师们的精心改造,被赋予了新的功能,让它延续生命,蜕变为上海城市文化的地标之一。

陈敏《邮政博物馆》

拍摄时间:2021年2月-2022年2月

拍摄地点:上海邮政总局旧址

1922年由协澄洋行设计,辛丰记营造厂施工,在原集美里地块上建造,1924年11月竣工。上海邮政博物馆设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优秀建筑--上海邮政大楼内,塔楼为17世纪的意大利巴洛克风格,体现了典雅格调与雄伟气势,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结合完美,曾列为当时上海十大建筑之一。2009年被编录上海工业遗产实录中。

印造林 《M50窗口视角》

拍摄时间:2022年4月12日

拍摄地点:莫干山路50号 信和纱厂旧址

杨建正《金陵东路外滩轮渡老码头》

拍摄时间:1999年6月

拍摄地点:外滩金陵东路轮渡码头

作为上海黄浦江工业遗存之一的上海轮渡,在20世纪90年代中叶前,设有对江客渡航线22条,对江汽车渡航线5条,还有顺江交通艇航线7条。当时年最高客运量达3.7亿人次,日均客运量100多万人次,堪称世界最繁忙的轮渡。浦东滩涂上,环卫工人在清除沿江地垃圾。

杨奕《苏州河畔光影迷人  昔日老建筑如梦如幻》

拍摄时间:2022年1月19日

拍摄地点:苏州河黄浦段工业遗存老建筑

经过历时两年的打造,全长近4公里的苏州河黄浦段沿线绿地灯光和岸线灯光已初具规模,沿河的一些工业遗存老建筑通过对光、影的巧妙处理,以简约但精致的照明手法和充满故事性的设计,营造出有别于周边的人文、柔美、雅致的梦幻光影环境,沿途的九处看点让都市夜归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家一般的温馨感觉。当夜幕降临后,苏州河黄浦段沿河老工业建筑墙体的动感光影图案如梦如幻,再现外墙的肌理和新潮海派文化的交融。

王洪刚《新秦皇岛路码头》

拍摄时间:2021年

拍摄地点:秦皇岛路码头

张励《中央造币厂旧址》

拍摄时间:2022年2月10日

拍摄地点:光复西路17号 中央造币厂旧址

坐落在苏州河江宁路桥北堍光复西路17号的中央造币厂旧址,始建于1922年,现存原铸币厂房(办公楼)、辅助仓库等历史建筑及压印机、制模机等。铸币厂房由通和洋行设计,姚新记营造厂承建,依照美国费城造币厂样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部三层,两翼二层;入口门廊高及二层,古希腊神庙构图,两侧饰贯通二层爱奥尼壁柱。现为普陀区不可移动文物、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2019年12月列入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姚慕春《生产中的江南人》

拍摄时间:2007年

拍摄地点:江南造船厂旧址

在世博会前夕,也是江南厂搬迁之前,江南厂和卢湾区组织一些摄影人拍摄百年老厂江南厂的春夏秋冬,每次一天,我积极响应,认真拍摄。作为旁观者能进百年老厂拍摄,有这个机会,实在不容易,记录了当时工人们在工作的场景。

朱静芝《汽轮机厂的印记》

拍摄时间:2022年3月7日

拍摄地点: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江川路333号)

位于黄浦江上游的上海汽轮机厂是上海电气集团四大金刚之一,其前身是1946年3月筹建的资源委员会通用机器有限公司,1953年8月被国家命名为上海汽轮机厂。1962年企业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6千千瓦汽轮机,成为中国第一家设计和制造汽轮机的企业,并享有中国汽轮机摇篮的美誉。

目前厂区仍保留着多栋生产厂房及设施,它们均为1958年所建,非常具有时代特征。例如:为当时苏联专家而建的小花园处处透发着中西方文化融合的气息;老厂房则经历多轮升级改造后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高端发电装备生产制造的现代化车间。

吴家乔《船厂 1862》

拍摄时间:2022年2月4日—3月14日

拍摄地点:船厂1862 浦东新区滨江大道1777号

船厂1862,是一座拥有一百五十余年历史的造船厂,如今变身为保留“工业建筑遗迹”的文化·商业综合体。建于1862年的上海船厂,曾是中国现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记录了中国造船发展史。该项目改造,修旧如旧,展现了老建筑结构特色。打造了一个充满历史感和工业感的时尚工业中心。成为浦东陆家嘴地区集购物·休闲·文艺·演艺·旅游于一体的上海城市文化艺术新地标。

朱黎明《苏州河边的百年造帀厂》

拍摄时间:2008年-2018年

拍摄地点:上海市普陀区光复西路17号上海造币有限公司

悠悠苏州河,蜿蜒流淌,典雅造币楼,静谧安详。公司从1920年筹建,掀开了中国近现代造币工业崭新的篇章,至今已历经苍桑100余年。担负着共和国的名片人民币的铸造,先后铸造了四套人民币流通硬币,熊猫金币,08年奥运、10年世博、今年北京冬奥盛会的金银奖牌和国币华章。方寸之间定格历史、为国造币100年熠熠生辉。

朱静芝 《优秀历史建筑-正广和大楼》

拍摄时间:2022年3月2日

拍摄地点:上海梅林正广和股份有限公司(济宁路18号)

正广和汽水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最大的专业饮料厂,前身是英商于1864年创办的广和洋行,1923年迁至通北路400号并改名为正广和汽水厂,现今为梅林正广和集团有限公司。

坐落在黄浦江虹口段的近代六层建筑始建于1935年,其前身为英商正广和股份有限公司仓库大楼,现为上海梅林正广和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大楼。大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清水红砖填充,立面显横竖线条框架,形体简洁,属现代派风格。2013年11月因该厂项目需要,大楼经加固后从通北路400号原址整体移至现在的济宁路18号。目前该大楼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和杨浦区不可移动文物。

杨利亚《湖丝栈创意产业园》

拍摄时间:2022年2月

拍摄地点:湖丝栈创意产业园

来到苏州河边的万航渡路1384弄,两幢砖木厂房便映入眼帘。这就是在中国近代丝绸产业史上有名的“湖丝栈”。它建于1874年,至1936年关闭。随着外商人造丝的倾销和抗战的爆发,湖丝栈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经营被迫中断,原厂房被改为军需品厂,还曾先后作为达丰布厂仓库和常熟轮船公司堆栈,解放后又成为了市五金交电公司仓库。现在的湖丝栈作为“创意产业集聚地”,在开拓创意产业的同时,保护,传承老建筑的历史风貌,不断焕发着新生活力。

朱耀忠《蝶变》

拍摄时间:2013年5月-2021年6月

拍摄地点:上海国际时尚中心

国际时尚中心由原上海第十七棉纺厂转型而来,南依黄浦江,厂房屋顶是整齐的锯齿形设计,是黄浦江畔保留较好的工业遗产。组照采用对比的手法,用手机展示原十七棉时期的老照片,并有职工舍小家顾大家的标语。通过对比来表现这家企业一贯与时俱进的风格。老照片来自网络。

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工业遗产拍摄地点参考:

此表来源2009年6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工业遗产实录》中的“上海市工业遗产分布一览表”,依据黄浦江、苏州河沿岸2公里之内的范围筛选出来的拍摄地点仅供参考。

投稿方式

长按识别上图二维码进入投稿专区

投稿网址:http://www.photo233.com/46

(复制网址链接用浏览器打开,进入投稿区)

短视频作品投到大赛指定邮箱:shiqunyiguan@126.com

上一篇:“云”赏大自然|暑期科普第二弹:神秘的鱼类第六感

下一篇:“云”赏大自然|暑期科普第一弹:一鸣惊人的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