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快讯 > 直属基层

怀念陆敬业老师——讲述老一辈“九三人”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5-08-28 来源: 九三学社电气委员会 作者: 姬卫东

二十多年前,我有幸遇到了人生旅途中的“贵人”--陆敬业老师,在老人家的关心和推荐下,我于2006年5月自愿加入了九三学社。值此九三学社创建80周年之际,我又回忆起陆老师生平爱国、民主、科学的故事,倍感思念。

陆老师生于1931年,籍贯上海,高级工程师。他于1952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电机工程系,在上海电机厂做技术员,任检查科副科长,参加过我国首台6000千瓦汽轮发电机和1200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成套安装调试工作,获第一机械工业部电器工业局嘉奖。1958年他在北京重型电工机械厂任技术副科长,负责我国第一台2500万电子伏回旋加速器,以供原子核研究使用。1962年调任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他先后担任技术科副科长、总师办科研办主任、副总工程师,长期分管技术、行业标准、情报等科学管理工作。1992年起他担任市重大工程“上海合流污水治理(一期)中央监控系统”副总指挥,项目很成功,其本人也获得了机械部科技成果一等奖、机械部优秀设计一等奖。陆老师负责编审发行的《低压电器》与《中小型电机》刊物多次获得机电部优秀刊物一等奖及部科技成果二、三等奖,他本人也多次被机电部评为标准化工作先进工作者。

1963年6月,在1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的部级技术鉴定会上,陆敬业同志(左一)担任鉴定工作组组长

九三学社机电支社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由从事机电工业方面的专家组成。历年来,先后由胡汝鼎、唐祖诏、赵安泰等老一辈担任主委。陆老师作为副主委,动员社员围绕上海机电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扩大上海机电产品出口的建议”“提高上海机电产品质量的意见”“如何使上海热加工行业走出困境的设想”等。

陆老师从1991年至2003年被聘任为上海市政府参事,其参加市政府参事室科教文卫组的专题调研,提出“建立福州路文化一条街及上海书城地建议”“中医中药现状调研及发展对策”“修改‘标准化’法的建议”等,均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采纳。上海医保制度出台前,陆老师根据群众意见,提出了“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建议,部分意见被有关部门采纳。

陆老师从1988年起,担任了三届市政协委员,作为科技界政协委员,针对科技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机制转换等问题提出了不少提案,解决了不少问题,如“充分发挥中央在沪科研单位的优势,为上海多做贡献”。当时,面对市区大量动迁,市民日常生活困难的问题,陆老师提出的“商业网点设置要便民”的提案,被市财政局采纳,这一提案在1993年被评为优秀提案。他提出的“恢复15路、21路公交车北京西路、陕西北路西向停站点”提案,被市公用局、市公安局采纳,并受到市领导表扬。

1998年2月,陆敬业同志参加政协上海市委员会九届一次会议

陆老师对年轻人的爱护是发自肺腑的,回想当年,他老人家在腿脚不便的情况下,时常到我办公室找我谈心,慢慢培养我的参政议政意识。他告诉我,只要摆正社务工作与本职工作的关系,在不同时期内处理好时间上的安排,个人多辛苦一些,少休息一点,可以做到两不误。可以说,正是在陆老师的影响下,我强烈产生了要积极向九三学社靠拢的想法。

陆敬业老师的一生贯穿了“爱国、民主、科学”的核心价值观,如今,作为社电气委员会二支社的主委,我向这几年入社的新社员讲述这些故事,目的就是为了传递老一辈“九三”精神,做一名新时代合格的“九三”社员。

上一篇:观九三阅兵,社员们这样说 

下一篇:引领儿童走进生动、活泼、有趣的科普之旅——社上海电气委员会组织活动庆祝九三学社创建8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