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参政议政 > “两会”声音

上海尚无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一江一河”沿岸近现代工业遗产能否成为突破口?

发布时间: 2020-01-20 来源: 转自上观新闻 作者: 邬林桦 简工博

  摘要:岁月变迁,沧海桑田,昔日“工业锈带”能不能成为留住上海历史文脉的“生活秀带”?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上,“加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提法让九三学社社员、市政协委员、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吴榕美激动不已:“黄浦江、苏州河沿岸的工业遗产,也是上海城市的光辉记忆。”岁月变迁,沧海桑田,昔日“工业锈带”能不能成为留住上海历史文脉的“生活秀带”?吴榕美,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周锋,市政协文史委主任马建勋、副主任姚卓匀等87位市政协委员联名递交提案,建议将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工业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深深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说的话: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发言、建议、提案,都在倡导保护老建筑、老街区、老厂房等城市记忆。

  “申遗”保护独有城市工业记忆

  “上海是近代中国工业的发祥地,我国第一家工厂、水厂、电厂都在这里诞生。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已经成为最大的、门类最齐全的工业城市。”吴榕美等委员认为,这些丰富的工业遗产见证了上海工业发展“激情燃烧的岁月”,留驻其中的城市记忆是唤醒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活力。

  据这些委员调研,目前中国拥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55 个,全国 34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中的 28 个省区市至少拥有一个世界遗产,但上海尚无一个世界遗产。“这是上海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工作存在的短板。而近现代工业遗产正是上海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突破口。”

  纵观全球,世界遗产中亚洲仅印度和日本各有一处近现代工业遗产。在第一和第二批中国工业遗产名录中,上海占 23 席,90%集中在“一江一河”沿岸。2015 年市文物局公布上海现存300处工业遗产,“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质量之精湛,国内罕见。上海近七成工业遗产呈连续带形分布于黄浦江和苏州河狭长地带,仅针对此区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也将降低对城市发展和百姓生活的影响。这是无比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吴榕美等委员表示,相关部门应根据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要求,统筹规划,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留住城市工业记忆和历史文脉。

  “上海针对工业遗产的独立保护体系尚未形成。”委员们经过考察调研发现,现阶段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局限于建筑和建筑群的保护与再利用,与工业遗产息息相关的工业区空间肌理、工业景观等历史环境和整体格局被忽视。“往往只保护其物质遗产所带来的建筑使用价值、空间可利用价值,忽略了对于工业遗产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对这部分内容缺乏同步搜集、整理、宣传和利用。”委员们指出,还有一些具有文化价值的工业街坊、工业区未走进官方保护视野。

  去年,杨浦滨江沿岸新增 2.7 公里贯通区域,开创性的将滨江工业区原有的特色空间和场所重新融入城市生活中,保护了十多座原有工业产业的内容、生产器具和设备等具有内核和肌理的工业遗产。“这种以工业传承为核心的设计和实践,为保护和改造作出典范。”

上一篇:下接地气,我以建言温暖魔都

下一篇:方玉明呼吁合理利用急救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