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员风采 > 人物撷英

九三社员张衡再次参加我国南海外海渔业科考项目研究

发布时间: 2015-05-19 作者: 刘豫祥

  2015年3月5日,传统的元宵佳节,人们还沉浸在过年的喜庆氛围中,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九三学社杨浦区委社员张衡却要和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和刚蹒跚学步的宝贝儿子作个短暂告别。这次张衡又要出海两个月,为执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南海外海捕捞技术与新资源开发”中的南海金枪鱼洄游规律研究,针对南海的金枪鱼等大洋性渔业资源状况、黄鳍金枪鱼的标志放流等方面进行科考研究,这已是他继2014年5月之后的第二次远赴南沙群岛海域进行南海金枪鱼标志放流和洄游分布卫星示踪试验,主要考察目的是查明南海金枪鱼的洄游分布,渔场渔汛形成机制及其海洋环境特征等数据。

  这次出海科考再次租用了广东的灯光罩网渔船作为调查船,在海上颠簸的两个月中,科考人员取得了不少宝贵的第一手调查资料,进一步了解了黄鳍金枪鱼的垂直运动特征和生活习性,对于开发和利用南海的金枪鱼资源分布情况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在海上的两个月时间里,张衡等科研人员与渔民相处,和海鸟为伴,有时候头上顶着低纬度的烈日和夜半的点点星光,有时候要穿着胶鞋蹲在满是污水的渔船甲板上,虽然一方面可以尽情饱览无可比拟的海天一色美景,另一方面却也得忍受那种与世隔绝,无法与家人通讯联系的煎熬。除了要接受没有网络信号的乏味生活方式,同时还要像那些常年远洋作业的渔民那样被迫习惯“食而无味”的一日三餐:由于食物一般只能保鲜一个月,航行一段时间后就没有什么新鲜的蔬菜瓜果了,每天只能吃捕捞上来的海鱼,这样的“海鲜大餐”在维持了几天之后就令科考人员再也没有丝毫的食欲和胃口,这是常人难以体会的痛苦感受。

  张衡坦言,作为真正的科研人员,有时不得不要耐得住一些寂寞和煎熬,为了获得第一手翔实而客观的调查资料,必须比常人付出多倍的努力,而自己选择当一名渔业科学的科研工作者,作为一名九三学社社员,当责无旁贷为中国的渔业可持续利用和保护事业作出一些奉献。

  在出海期间,张衡除了保证完成课题本身的各项任务要求之外,还根据渔船作业渔场的转移,远距离观察了我国在南沙海域的多个岛屿和岛礁风景以及最新的建设活动,并遇上了越南的远洋作业渔船,发现在南沙海域大部分岛屿都被越南或菲律宾等国家武装力量所占领。张衡深切体会到了南中国海的复杂局势,很多外国船只常年在我国南海海域进行捕捞作业,损害了我国远洋渔业资源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远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正在加快对南海外海渔业开发和合理利用的步伐,在浩瀚的南海上必将占据越来越多的主动权,彰显中国海洋权益的主权,这也是我们进行这类项目研究的重要意义。

上一篇:银龄在边疆——记九三学社宝山区委“银龄行动”志愿者品纯渠医生

下一篇:妙术仁心,好医生、好领队、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