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贾伟平医生。”
“贾主任,我是你的老病人了,能看到你真的很开心!”
“好久不见,这段时间居家生活,身体情况如何?”
5月4日上午,一位糖尿病患者进入了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贾伟平的“云诊室”。
对于因疫情不能来院复诊的患者,贾伟平逐一详细询问了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情况,给予相应指导。同时,她也挂念着更多隔离在家的“糖友”们,通过上海市人才办举办的“院士TALK”云课堂,分享居家期间的用药和控糖攻略。
这份对“糖友”的牵挂和关爱,从医40余年来已成为了她的习惯。
图: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院士为贾伟平颁发院士证
2021年11月18日,新的两院院士增选名单公布,贾伟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迎来了这一新身份。
在此之前,她已担任过很多不同的社会角色——
在医院,她是医者仁心的专家,也是勤政务实的院长;在内分泌代谢疾病研究领域,她是执着科研创新的科学家;在学校,她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授;在全国人大,她是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大代表;在九三学社,她是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参政议政的社中央委员,还曾担任多年直属基层组织主委。
面对这些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角色,贾伟平始终努力做好,臻于至善。
如今,她的故事已翻开了全新篇章……
加速追赶 她将糖尿病关键诊治技术带回中国
从医40余年,贾伟平始终扎根在糖尿病领域的研究及防治一线。她的名字,屡屡与“首次”相连:首次发现12个中国人2型糖尿病新易感基因,首次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新型生物标志物,首次提出中国人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的切点,首次建立动态血糖监测的正常参考值。
这些累累硕果的背后,是中国内分泌医生一场艰苦卓绝的追赶。
把时间拨回到1993年,彼时贾伟平刚刚进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工作。伴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春风,中国人民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饮食上糖与脂肪的摄入都显著增加。根据调查显示,在1990年至2010年间,我国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几乎增长了5倍,由2%增至9.7%,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患病人数高达9700万。
急剧增长的患者数量和落后的研究技术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亟需解决。
在出国进修机会极为难得的情况下,项坤三院士为贾伟平争取到了一次珍贵的机会,去意大利米兰大学圣拉斐尔医院学习。至今她仍记得,1995年初第一次踏出国门时受到的冲击和震撼——当时糖尿病的诊断技术和学术研究高地几乎都在欧美国家,我国与之的技术差距长达20年之久。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倍努力,赶上国际先进。
在进修期间,贾伟平成功掌握了检测人体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全球标准——葡萄糖钳夹的整套技术,这是开展糖尿病发病机制及药物疗效研究的基础和关键。这项试验的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试验步骤多且复杂、花费时间长,还需要团队协作。贾伟平专心致志,全身心投入,边学习边实践,不仅做了大量学习笔记,同时画了很多示意图并配以标注来详细描绘钳夹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
“何时,中国的糖尿病研究才能走进世界的第一方阵?”贾伟平在内心深处埋下了一个疑问,更是一个目标。
1995年8月贾伟平回国,她带着国外学习的糖尿病关键诊治技术回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并和团队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中国糖尿病诊断治疗的追赶之路。她积极筹备,在国内建立了这项复杂的精确检测技术的设备及试剂。
为了解决静脉血液动脉化的难题,她与院外懂行的工程师联合攻关,因地制宜自主设计和制作了带有恒定温度和湿度的恒温箱,既保证了试验采血的要求,又让受试者的体验更为舒适。
1997年,贾伟平带领研究团队开展了建立葡萄糖钳夹技术的工作。相继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检测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精确技术,即扩展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制定了判断中国人胰岛素抵抗的标准;检测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精确方法——高葡萄糖钳夹技术,制定了中国人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双相分泌的正常参考值;随后又开展胰岛素脉冲样分泌检测技术。
图:扩展正葡萄糖钳夹实验现场(贾伟平、包玉倩)
这些技术的建立为进一步探讨中国人糖尿病病理生理机制及新型降糖药物的研发建立了标准和检测平台,并通过这些精确检测技术对应用于临床及流行病学的各种胰岛素抵抗及分泌功能的简易评估指数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在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最佳的检测适用方法。
多个“首次” 她建立糖尿病诊治的“中国模式”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贾伟平逐渐认识到:要减少糖尿病对健康的危害,必须要“关口前移”,建立适合于国人糖尿病防控的策略、技术及实施路径,不能照搬国外经验。必须研究中国人糖尿病的发病特点,创建适用于国人的早期预警技术,制定更适合中国糖尿病患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方案,这些成为贾伟平的研究焦点。
为此,自2006年起,她先后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开展了中国人2型糖尿病的病因、病机、预警、监测等系统性研究,一步步解开中国人2型糖尿病的发病密码。
她带领团队新发现12个国人糖尿病易感基因,使当时全球易感基因由75个增加至87个。随后,应用易感基因构建了遗传风险评估模型,以找出隐藏的遗传高风险人群,并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延缓糖尿病发病,这已在全国300余家医疗机构和社区应用。
她带领团队通过分析上万人研究获取的数据和随访队列的结果,首次提出中国人腹型肥胖的影像学精确诊断标准——腹内脂肪面积大于80cm2;提出了腹型肥胖简易诊断指标,即男性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85cm。该腰围切点被用于制订中国人代谢综合征中腹型肥胖(即中心型肥胖)的诊断标准,相继被《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等9部中国医学诊疗指南所采用。腹型肥胖的腰围诊断标准被列入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成人体重判定》的行业标准,解决了中国人中心型肥胖的诊断难题。
2002年,持续血糖监测系统(CGM)这一临床监测新技术首次在国内被应用,该项技术由于可以连续记录人体的昼夜葡萄糖变化又被称为血糖“Holt”。在临床应用中,贾伟平陆续发现了若干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如CGM监测技术尚未建立用于判断机体葡萄糖水平及波动正常与否的标准、CGM图谱的解读缺乏标准化的方法、数据的分析复杂费时等。此外,这一新技术的临床适应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评估方法以及如何指导临床实践都少有经验。
为此,她带领团队设计和牵头开展了国际上第一个CGM正常参考值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获取了数十万的持续葡萄糖监测数据,建立了CGM参数的正常参考值,2009年,在国际上率先发表了研究成果(DiabetesCare);为了在临床更好的推广使用,她带领团队自主开发了系列配套统计软件及管理系统,已在全国30个省市216家医院应用。随后,学科在CGM研究领域始终处于引领地位。
2017年,贾伟平带领团队编著并出版国际上首部CGM技术的学术专著——《持续葡萄糖监测》,该专著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资助。并于2019年Springer出版社出版英文版《ContinuousGlucose Monitoring》。
2018年,她带领团队再次在DiabetesCare发表了研究新发现——CGM葡萄糖目标范围的时间(TIR)可预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并提出TIR可成为评价血糖控制状况的新指标。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同年10月17日,路透社健康新闻报道这项研究的意义“糖尿病患者是否发生可致盲的眼部病变,可能更取决于每日葡萄糖处于目标范围内时间(TIR)”。贾伟平被多次邀请参加该领域的高级别研讨,共同制定该项技术的标准及临床应用共识。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又带领团队开展了动态血糖监测联动云平台,精准指导糖尿病新冠患者的治疗,使不良结局下降30%,研究成果于2021年发表于DiabetesCare,对推进全球新冠患者防治中的糖尿病精准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国际空白,扩大了我国在国际糖尿病学术领域的影响,更为我国制定糖尿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了详实的依据,其研究成果多次被写入国际各类指南如《中国动态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美国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持续葡萄糖监测国际共识》和医改慢病防治实施方案中,直接提高了我国糖尿病临床诊断治疗的能力和水平。
“上海故事” 她实现个体诊治迈向群体防控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在日常诊治工作中,让贾伟平痛心无比的是很多患者来到三甲医院就医时,往往已经发生了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失明、肾衰、截肢、心梗、中风等诸多病症吞噬着患者的机体,残害着他们的生命。
其实,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50%的患者并无典型的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状,但在血糖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机体重要脏器“悄悄然”受损,最终导致残疾或死亡。
贾伟平总是说,糖尿病致病过程长、诱发因素多、覆盖人群广,如果仅仅关注“治疗”这一环,只能是“事倍功半”。只有把预防疾病、精准诊治、科学管理形成一体化的系统工程管理战略,才是糖尿病防控的关键。但这必须要走出大医院、走向基层,动员更多的防控力量,使糖尿病早诊早发现,从个体诊治迈向群体防控。
“我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没有其他想法,只是因为看过的患者越多,越能体会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展到晚期时的痛苦,越是觉得应该在基层、早期对患者进行筛查。”但经过多次基层社区医院的实地调研后,贾伟平发现,在三级医院看病,血糖理想控制可达到60%以上,而在社区仅为20%-30%,并且社区医院多年来未实施过并发症检查。
差距,如何解决?
2007年起,在贾伟平的主导下,上海在国内首创了“医院—社区糖尿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将三级医院的糖尿病专科资源变为可推广的适宜性技术,下沉到社区,实现社区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无缝衔接。这套管理模式在国际上被称为糖尿病防控的“上海模式”,世界糖尿病基金会主席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如果大城市的医院和社区中心之间要建立一个无缝化的管理模式,那一定是正在上海实践的这样。”
2015年,贾伟平主持了上海市糖尿病预防与诊治体系建设工程,致力于医疗与预防融合的糖尿病全程健康管理。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密切合作指导社区,实现上海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检验能力的同质化。由此“上海模式”扩展到“上海体系”。
她的关注并未仅仅停留在上海。为了摸清全国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情况,2017年,时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的贾伟平与中国疾控中心合作,牵头实施了首次全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调查,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市的5万名糖尿病患者。
她在2018年又发起“路标”糖尿病管理示范工程,将“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的上海模式推向全国,在全国25省864乡村/城镇试点实施,使得基层糖尿病血糖控制达标率大幅提升。
鉴于贾伟平在糖尿病群体防治所做的大量工作,2018年,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她组建并领导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开展工作。牵头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目前已标准化培训了全国100余万的基层医务人员;同时,她还是国家健康科普专家第一批成员、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专项行动工作组的核心成员,主编了《中国糖尿病健康管理规范》,指导开各相关机构开展糖尿病健康管理。
“在国外,总会有人把我的故事称为‘上海故事’。现在整个上海都在推广这种一体化管理模式,卫生部也在向全国推广。我们就是要为社区医生敞开大门,让他们多接触患者,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自身的技能。”贾伟平动情地说,“未来,我还想把这个糖尿病防控的‘上海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永不言弃 她用拼搏与坚持谱写科研之路
科研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辉煌的成绩背后,有着外人想象不到的艰辛。
但贾伟平的身上天然就带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一股困而不惧、艰而不退、奋而不止的拼搏精神。
面对患者,贾伟平永远是同事们眼中最拼命的那一个,她的字典中从未有过“放弃”二字,“遇到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抢救,到了急诊室以后,我是一晚上绝对不回休息室的,一遍一遍地帮他调,一定在那里把这个患者抢救成,因为我的信念就是他一定能够好。”
出国进修时,贾伟平没有经过系统的英文和意大利语训练,但是在她看来,这样珍贵的机会,哪怕有一个环节没有弄明白,都是功亏一篑。她就白天看技术员们操作,把每个细节都记下来。晚上再一步步查文献,用英文逐一写下她需要了解的问题,“这个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这样计算?”最终,她不仅熟练掌握了核心技术,还以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获得了意大利同行的认可和尊敬。
开展大样本人群的糖尿病研究,需要采集超过百万的样本作为数据库支撑,建立主要技术及样本库,贾伟平并没有被困难吓退,“好的研究都是聪明人用笨办法做出来的,这个样本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我们只有披星戴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持续做下去。”
为了做好样本的收集,贾伟平一边在日常接诊中不断收集病例,一边不辞辛劳地带领团队深入社区,遥远的云南、宁夏、青海,都留下过她的足迹。
回顾走过的路,贾伟平对引领她步入糖尿病研究领域的前辈和导师充满感激之情,“在科研道路的前行过程中,我非常有幸得到了学术大师们的指导。一位是我国著名的内分泌代谢病和分子生物学专家项坤三院士,他创立了六院内分泌代谢科;另外一位是德高望重的内分泌学界泰斗,我的博士生导师陈家伦教授;而领我进入内分泌领域之门的则是我的硕士生导师丁汉伦教授。”
“以患者为中心” 她向总书记建言献策
2008年,贾伟平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一干就是十年。“我是来自上海医疗领域的代表……我发言的题目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贾伟平首次参加全国“两会”时的开场白。
2010年,贾伟平担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这是首次由一位民主党派的女医生担任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的正院长。这也让她能够从更高的视角来看待慢性病防控管理以及改善医患关系的思路与方法。
她始终牵挂着“人民健康”、关注着“医患矛盾”,积极撰写提交相关建议议案;同时,围绕医疗卫生、慢性病防控、食品安全、民生教育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问题,建诤言、献实策,贡献真知灼见。
图:2015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图:新民晚报)
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小组会上,贾伟平就糖尿病防控及医患关系作了发言,建议糖尿病防控资源要向农村和基层倾斜,关口前移,加强疾病筛查,并向习近平总书记推荐了在六院拍摄的纪录片《急诊室故事》。
“医疗事业是我作为人大代表履职过程中第一关注的领域。”贾伟平这样总结自己的履职,“我是一名从一线成长起来的医生,有一位前辈曾告诉我,一定要把手捂暖了,再去给患者进行腹部触诊,这样对方会感觉很温暖,会感受到医生的人情关怀。”
2018年7月30日,在上海市政府参事聘任仪式上,贾伟平从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手中接过市政府参事的聘书,出任上海市政府参事,成为了市政府“智囊团”的一员,为健康上海的建设集智聚力。
“健康扶贫” 她谱写沪宁医疗合作“九三故事”
1996年8月,贾伟平加入九三学社。
那时她刚到六院不久,时任九三学社卫生局委员会主委的六院口腔科陈仪教授很欣赏她,与社上海市委社会服务部部长李国钧一同找她谈话,介绍了九三学社的历史、章程和“爱国、民主、科学”的核心宗旨。贾伟平深受触动,就此与九三学社结缘。
贾伟平在“九三”的大家庭中成长得很快。2006年10月20日,九三学社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委员会成立,她担任主委。2012年12月,当选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2013年底,贾伟平到北京参加社中央全会时,在与社宁夏区委主委马秀珍的交流中得知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的情况,那里是宁夏异地搬迁扶贫的主战场,当地人民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极度匮乏。结合自身专业,贾伟平立刻想到可以借助九三学社的平台,开展两地医疗对口支援工作,精准落实健康扶贫。
图:贾伟平为红寺堡区乡村基层医生作专题培训
于是,在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和社宁夏区委的共同支持下,一项在红寺堡区针对18岁以上人群健康状况和慢性病流行病学的调查项目正式启动。社申康委员会大力支援了宁夏的慢病防治工作,着力推进基层及乡村医务人员的培养和训练,探索与基层卫生服务的无缝化对接,实施慢性疾病的一体化管理等。有时,乡医在学习过程中听不懂普通话,对专家指导内容难以理解。贾伟平就用自己在西安工作时学会的陕西方言进行授课,耐心细致的讲解使乡医们受益匪浅。在她的推动下,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还与红寺堡区人民医院签署了对口帮扶协议。
如今,宁夏贫困地区糖尿病防治体系建设已卓有成效,乡村医师培训工作逐步推进,为先进城市三级医院扶植西部贫困地区提高医疗水平树立了典型,为国家在西部地区推广慢病防治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
贾伟平的心中始终牵挂着中国农村地区的糖尿病防控。不仅是宁夏,她还走访了许多偏远农村地区,她到过交通困难的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手把手地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她牵头实施了民政部糖尿病救助援藏项目,为西藏糖尿病患者进行并发症检查和健康管理指导。
2021年12月13日,贾伟平在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作《大健康时代的慢病防控》科学报告,通过网络直播向全国社员分享健康知识。
这样的报告,她已做过不计其数——
在医院和社区,对民众普及糖尿病知识;在学术会议上,与同行们分享糖尿病防治成果;在中国偏远农村地区,培养“懂慢性病”的乡村医务人员,实现健康扶贫……
一路走来,她怀着对科学探索的坚毅,不断书写辉煌。内心那份对患者的责任和关怀,对医学的执着与热忱,始终如一,“对我来说,我所有的努力、唯一目标,就是为病家谋幸福。当选院士,只是我的一个新起点。对于关系人民健康的医疗事业,我必全力以赴。”
站在更高的平台上,贾伟平又有了新的目标——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国家战略。
全新的征程已开启!
人物简介
贾伟平,1978年毕业于西安医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医疗系;1993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内分泌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导师丁汉伦教授;2003年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导师陈家伦教授。现任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主任,上海市政府参事。长期致力于糖尿病精准诊疗、预警筛查、发病机制的研究及防治工程管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1、2),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排1),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以通讯(含共同通讯)作者在BMJ、DiabetesCare、LancetDiabetesEndocrinol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99篇,主编国际首部持续葡萄糖监测中英文专著。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谈家桢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奖、亚洲糖尿病研究协会Distinguished Research Award for Epidemiology of Diabetes in Asia。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