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身建设 > 社史钩沉

杰出社员 知名教授著名病理学家谷镜汧

发布时间: 2009-03-26 作者: 颜志渊

    谷镜汧教授(1896—1968)是我国著名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现代病理学奠基人之一。
    谷教授系浙江余姚人,3岁丧父,家境贫苦。1922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医学院,学生时代,谷镜汧学习勤奋,曾因劳累过度患过肺结核。1919年“五四”学生爱国运动中,谷镜汧勇往直前,曾被推举为同济医学院学生会代表,向上海镇守使郑汝成请愿,游行途中不畏强暴,与反动军警搏斗。1922—1925年被同乡一中国银行总经理宋汉章赏识,特资助他赴德国留学。那时,他深感国内基础科学太薄弱,中国欲求自强,须从基础科学入手。他抱定爱国兴医决心,立志学习病理学。先后师从德国海岱山大学病理专家S•Graff教授及柏林大学病理专家J•Wutjen教授,获医学博士学位。1926年学成归国,先入北京协和医学院任教,1927离京,随颜福庆去上海筹建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西医学院——上海医学院,并在该校任教。1931年至1932年获美国罗氏基金资助到美国西余大学进修。师从该校病理专家H•J•Karsnar。1936年即升正教授,年仅40岁。抗战爆发,随校内迁滇、川。先后在广西医学院、同济医学院执教。抗战胜利后,谷镜汧返沪,历任上海医学院病理科主任、教务长、代院长。建国后,他担任上海市第四届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分会理事,中国医科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等职。五十年代,他加入九三学社,成为时任上医九三支社主委的颜福庆的左右手。
    谷镜汧教授在上医执教40年,甘当人梯,提携后进,培养医学人才,造就一批卓越的病理专门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名医林兆耆、石美鑫等均为他的门生。
    谷镜汧虚怀若谷,对病理界同辈和先驱如徐诵明、侯宝璋等教授十分崇敬,与梁伯强、杨述祖同商同行,情同手足,老一辈科学家互相尊重、谦和融洽、互谅互让的高尚品格值得后人学习。
    谷镜汧在上医任职和执教期间,以治学严谨著称,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牢牢把住入学、升级、毕业三关,保证学生高质量,他十分重视基础课程,特地从外校聘请教授来上医传授数理化知识。他本人一贯重视病理教学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从不懈怠。每逢新学期开始,总是亲自登上讲台,向新生讲授病理学绪论,为使北方学生能听懂他那口浓重的余姚话,请来一位讲师用板书“翻译”。他循循善诱,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功能与结构,临床与病理的联系。在高年级学生中开设临床病理讨论课,会同临床课老师一起参加,启发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他身先士卒,带头参加教案讨论,实习备课、预讲等活动。对青年教师尤为严格,亲自检查教具、挂图、标本、切片等教学前准备工作。1950年由他编著的《病理学总论》是一本具有我国特色的病理学参考书。之后其主持编写的《病理解剖学总论》、《病理解剖学》则深受全国医学院校师生欢迎。1958年后,他因长期用眼过度,引起眼底出血,但他抱病工作,一如往常看显微镜,复查诊断报告书……将眼疾置之度外,敬业勤业,溢于言表。
    1961年,他坚持对Virchow细胞病理学的评价应采取继承和发扬的唯物史观态度,反对形而上学的简单粗率做法,批评与帮助那些知之不多的同志“不懂得Virchow细胞病理学,怎么能批判它呢”?他坚信学术问题应发扬民主、讲究科学、实事求是,表现出一位科学家、一名九三人的高尚情操。
    谷镜汧对尸检工作有执著的追求,在上医建校初期,红十字会医院(今华山医院)偶有尸检,他不分昼夜,从市郊吴淞乘火车赶到医院停尸房做解剖,为了做一个新生儿解剖,不惜手拎提篮、肩背解剖器械步行数十里。在上医内迁重庆期间,他已年近半百,仍经常在深夜微弱的煤油灯灯光或手电照明下开展尸体解剖,与同事们一起开临床病理讨论会。建国后,为发展及推动尸检工作,他利用一切机会向社会各阶层疾呼,在报刊杂志上著文,发起签名运动,发动人们生前立下遗言,死后自愿献尸供解剖。并立下遗言,死后自愿献尸解剖,在市政协会上他也多次发言,重申这件工作的重要性,得到各级领导支持及临床医生协作,使当年教研室尸检工作取得很大发展,为学校、医教积累大量珍贵病理标本,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种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的病理标本陈列室。
    令人感动的是,谷教授在临终弥留之际,还殷殷嘱咐死后解剖时仔细观察他的心脏、血管、肾上腺。他以实际行动实现了生前诺言、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一切贡献给祖国医学科学事业。
    谷教授不仅教学有方,对科学研究也颇有成就。从早年“血吸虫病性肝硬化”开始,他就不断将研究领域拓展到各种类型肝病。对肝脏病理学造诣颇深,他观察到大米发霉这一现象,结合我国饮食特点,预见到霉菌毒素和肝病的关系,在对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肝癌进行一系列形态学研究后,他提出肝炎引起肝硬化导致肝癌的证据。在他指导下写成的《原发性肝癌107例(尸检)病理学上探讨》曾在第八届莫斯科世界肿瘤会议上宣读,是最早提出肝炎与肝癌在病因学上可能有关系的论文,受到各国专家普遍关注。谷镜汧勤于笔耕,著作等身,是科学百花园中的辛勤园丁。
    谷教授生前对家乡余姚怀有深厚感情,捐款、捐医疗仪器帮助筹建余姚阳明医院(今该市人民医院),造福桑梓,传为美谈。
谷镜汧教授教子有方,他的儿子谷伯起,儿媳钱梓文均为上医资深教授,继承父业,献身医学。他们也是我社社员。
    适逢盛世,人民安居乐业,科学昌盛进步,今年又迎来九三学社六十华诞,喜讯连连,九三学社老前辈们地下有知,定感到无比欣慰。

上一篇:送别任老

下一篇:继承传统 奋发有为 再创辉煌在纪念九三学社建社六十周年大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