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内要闻 > 要闻动态

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充满信心和期待!

发布时间: 2023-01-12 来源: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

今天上午,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十六届一次会议在世博中心开幕。上海市市长龚正作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

一组组数据,汇成上海过去五年亮眼的“成绩单”。放眼未来,上海有了更多新目标。

我们的代表、委员们热议政府工作报告,谈感悟、提建议,为上海更好实施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勇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贡献“九三”智慧和力量!

钱 锋

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市委主委

龚正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亮点纷呈,内涵丰富、体会深刻,直面挑战、部署精准。报告言简意赅、求真务实、凝心聚力。过去的五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考验,在中共上海市委坚强领导下,上海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鲜明主题和贯穿始终的突出主线,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稳中求进,顺利完成了“十三五”规划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海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报告围绕实现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擘画的目标愿景,部署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及2023年的主要任务,目标清晰、任务明确、措施有力,为上海在新征程上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创造新奇迹、展现新气象、作出新贡献,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我完全赞同。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将带领广大社员,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上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九三学社科技人才荟萃的优势,围绕上海更好实施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勇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塑造上海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深化建设“五个中心”、着力强化“四大功能”、持续做强“五型经济”、深入推进“五个新城”建设等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及广大市民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出精诚之力,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成良

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市委副主委

龚正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高屋建瓴、系统全面、宏微结合,内容丰富详实。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上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中共上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战胜重重困难,取得了系列辉煌成就,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扎实推进民心工程、民生实事,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美丽街区”、“生活秀带”、美丽乡村遍布大美上海,振奋人心!

同时,报告也提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挑战和工作中的不足,提出要直面问题和挑战,以更扎实的举措,尽心竭力改进工作,不辜负上海市民的期待。谈到2023年的主要任务,龚正市长特别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和社会大局稳定。尤其是强调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大力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走好创新发展之路,这是对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鼓舞和激励。相信这是一次团结奋进的大会,也是一次鼓舞信心的大会。

桑 标

市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市委教育专门委员会副主任

龚正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考验,上海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努力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殊为不易。

报告对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定位客观、务实,将重点围绕重大任务与民生问题,从十个方面开展工作,目标与举措明晰。

在着力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方面,建议要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四大功能”要求,进一步系统梳理,真正彰显融合集成;在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后,要着力加强对市属高校的投入与建设,并充分发挥市属高校在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殷 浩

市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市委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上午认真聆听了龚正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客观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尤其是兼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来之不易的优异成绩。报告也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即“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在2023年的十大主要任务中,强调要“着力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并指出要走好创新发展之路,一定要持续激活教育“源动力”、点燃科技“新引擎”、筑牢人才“引凤巢”,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让创新浪潮澎湃不息、奔腾向前!整份报告主体鲜明、重点突出、事实求是,我身为一名医务和科技工作者,深受鼓舞,更对上海未来五年充满信心和期待!

上一篇: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加大投入,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做基础科学研究

下一篇:杨彩虹:人工智能会不会抢人类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