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内要闻 > 要闻动态

顾翼东:“敢于做前人没能做好的工作!” | 聆听“贤”声 逐梦科学⑩

发布时间: 2023-08-24

为深入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结合全市统战系统“机关建设年”,九三学社上海市委“聆听‘贤’声 逐梦科学”音频作品(第一季)以社市委机关工作人员与社员手拉手的形式全面启动!

音频作品以《九三学社上海先贤》(第一辑)中收录的25位“九三先贤”的传略故事为基础,通过讲述前辈们的人生故事,带领更多社员了解和学习他们爱国为民的奉献精神、追求民主的道义担当、勇攀高峰的科学态度,在新征程上展现更多新作为。

今天,由九三学社上海市委机关支社曹晨琳和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办公室陈继国为我们讲述我国钨化学研究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社员——顾翼东致力于钨化学研究的故事。

先贤故事

“敢于做前人没能做好的工作!”

顾翼东是江苏苏州人,著名无机化学家。1918年考入东吴大学,1926年赴美国留学,回国后任东吴大学化学系教授,1952年调入复旦大学化学系任教授。顾翼东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顾翼东认为,国家要自强自立,一定要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大力发展科学。在他的一生中,强烈的爱国心是他的精神动力,使祖国富强是他的最大心愿。

顾翼东先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致力于化学教育与研究,是中国钨化学研究的奠基人。他所在的复旦大学化学系,始终是我国最重要的钨化学研究基地。

早在40年代,顾翼东提出制定钨矿价格的新标准,为充分利用钨矿,保护钨矿作为国家资源的价值做出了贡献。50年代,顾翼东首先提出分解形成分散性良好的黄钨酸沉淀的方法。在1981年试用“倒滴法”制得活性粉状白钨酸。这是国际上很久以来未能研制成功的化合物,许多难以由黄钨酸制备的化合物,可以用活性粉状白钨酸制得,开辟了钨化合物合成的新途径。

1952-1966年,顾翼东科研方向从有机合成转为稀有元素,解决了当时独居石中铀的定量分析问题,保障了独居石的安全生产。之后陆续解决了稀土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开拓了变价稀土化学的研究范围。

顾翼东先生不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化学家,他在保藏古籍,弘扬乡邦文化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顾沅的手稿本《吴郡文编》书成于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记录了苏州历代先贤的生命轨迹和嘉言懿行,是一套苏州地方文献巨著,被鉴为价值连城的“吴中文献之渊海”。

顾翼东先生作为编者的裔孙,历经政治风雨对《吴郡文编》精心呵护,《吴郡文编》20 世纪60年代从复旦大学图书馆移送至苏州博物馆珍藏,始终保存完好。

顾翼东毕生从事科研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创新、改进和发展”。他常说,要敢于做前人没能做好的工作。顾翼东先生先后发表了 150 余篇学术论文,在钨化学、萃取化学、稀土化学领域里取得了丰硕成果。

先生热爱祖国、为人师表、德高望重、严谨治学,一生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勤奋工作,90 岁高龄仍潜心于教学和科研中,表现了拳拳伏枥之志,是青年学者的榜样。

上一篇:把握“学习”“研究”主基调 打造为社履职金字招牌 ——九三学社上海市第十八届委员会学习和社史工作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下一篇:余㵑:烧伤面积90%!一场与微生物的战斗 | 聆听“贤”声 逐梦科学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