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十分尊敬的孟庆闻先生离我们而去了,但她的音容笑貌却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孟先生担任九三学社上海水产大学支社主委多年,有幸作为他的助手和同事,我从她身上看到了一个爱国、敬业、谦虚、博爱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她渊博的知识,杰出的成就、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怀着一种深深的敬意,两年前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在她朴实无华的居室里采访了她,孟先生谈了她的经历,对生活的追求,对荣誉和名利的看法,今天看来,仍然是那么令人肃然起敬。她的人生观、荣誉观不仅是弥足珍贵的,更是值得年轻一代学习效仿。为此,我把当年的采访整理记录下来,以作为对孟先生的深切纪念。
孟庆闻教授解放前就读于上海同济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解放初院系调整时,同济大学生物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孟先生也随同调入华师大工作。1957年,为了进修鱼类学,华师大派孟先生来上海水产学院(即现在的“上海水产大学”)师从朱元鼎教授。在她事业刚刚起步的青年时代就遇上著名的鱼类学家朱元鼎教授,对孟先生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在朱教授的培养下,孟先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鱼类学的研究和教学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孟先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学习、工作的态度深得朱教授赞赏,所以进修结束后她被留在上海水产学院任教。
孟先生早年研究的是“脊椎动物学”,到了水产学院,因工作需要又开设了“鱼类学”课程(包括鱼类形态、鱼类分类、鱼类生态),使水产学院鱼类学课程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从事鱼类学研究是十分枯燥的。每天,孟先生披着白大褂从早到晚在实验室里面,对许许多多鱼类标本,进行解剖、比较、分析和分类。几十年来,由孟先生发现的软骨鱼类新种达到13种。科学研究是无止境的,孟先生在鱼类学领域里攀登了一个又一个高峰。她和朱元鼎教授合著的《中国软骨鱼类侧线管系统及罗伦瓮和罗伦管系统的研究》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与他人合著的《鱼类比较解剖》获1992年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全国优秀教材奖。孟先生参加编写的教材、专著达六部之多,发表的论文达30余篇。这些著作和论文受到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
孟先生不仅在科研上勇攀高峰,而且在教学上也硕果累累。几十年来,她一直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教书育人。当学生产生困惑或遇到困难时,她就找学生谈心,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她上课深入浅出,把抽象、枯燥的鱼类学讲得具体而生动,让学生一听就懂,而且记得牢,所以她教授的鱼类学课很受学生欢迎。为了配合教学,孟先生亲自抓鱼类学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制作了大量示范标本和形象化教具,并带领全教研室同志进行教学方法改革,进行直观形象化教学,边上课,边实验,使这门原本抽象、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形象,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
孟先生曾身兼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委员、上海市科协委员、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长、上海水产学院院长等数职,但她始终把自己看作普通群众中的一员,平易近人,谦虚谨慎。由于她在教学科研中的突出成就,1960年和1992年两次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1979年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8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奖章,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及亚洲水产学会“杰出贡献理事奖”等许多荣誉。
当我在采访中谈及她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获得的诸多荣誉时,她却平淡地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至于荣誉,这不是属于我个人的,是属于大家的。”她边说边拿出许多照片给我看,她说:“这些都是我带过的研究生,他们现在都是鱼类学教学和科研中的骨干,今后主要看他们的了。”从孟先生自豪而又喜悦的神色中,我读懂了她的内心,她为自己的学生而自豪,为鱼类学事业后继有人而自豪。
采访结束时,我问孟先生,“您有没有影响自己一生的格言?”她指了指墙上一个镜框说:“没有什么格言。我只知道按照我母亲教导的那样,在生活中做一棵小草,不去争名夺利。”这时我才发现,墙上挂着一幅镶框的条幅,上面写着“草不知名随意绿,云无定态任情闲”14个苍劲有力的字,这是孟先生母亲亲笔手书的条幅,也是一位平凡的母亲对女儿的谆谆教导。我恍然大悟,几十年来,孟先生就是按照她母亲的教导,在科研、教学园地里甘做一棵小草,不为名不为利,默默地奉献着。然而不正是这棵默默的“小草”,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繁衍出一片晶莹翠绿、生气盎然的园地?孟先生也和这片秀丽的园地一样,将永远在人们的心目中熠熠生辉。
孟庆闻教授小传
孟庆闻教授是著名鱼类学家、水产教育家。1926年11月8日,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45年至1949年就读于同济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51年院系调整,随同济大学理学院并入华东师范大学。1958年调至上海水产学院。198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曾任鱼类学教研室主任,校、系学术委员。1983年至1985年任上海水产学院院长。
孟庆闻教授是我国当代杰出的鱼类系统解剖学家和比较解剖学家。她出版专著6部,鱼类学教材4本,翻译专著1本,发表论文30余篇,发现软骨鱼类新种13种,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及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教材全国优秀奖。上世纪50年代末,她与助手合著的我国最早出版的鱼类系统解剖学专著之一《灰星鲨的解剖》、《白鲢的系统解剖》,与《鲤鱼解剖》(和我国近代生物学主要奠基人秉志先生合著)共同奠定了中国鱼类系统解剖学的基础。
孟庆闻教授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曾任九三学社第七、八、九届中央委员和九三学社上海市第十、十一、十二届副主任委员,社市委名誉副主任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二、三届成员;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上海市科协第四届委员会常委;中国水产学会第三届副理事长,第四届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孟庆闻教授1960年及1992年两次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1978年被评为厦门市及福建省“三八”红旗手;1979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0年获国家教委荣誉证书。1991年7月起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